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正文

【长江日报】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及个人出炉!武汉7个集体、8位个人上榜

发布时间:2019-12-19 部门: 阅读次数: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9日讯(记者汪甦 通讯员刘晓娜)12月18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从市民宗委获悉,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等7个单位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江汉区满春街办事处党建办主任李勇等8名个人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他们是: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街道民意社区居民委员会、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商学院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武汉市第一中学、福捷(武汉)电子配件有限公司。

以及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办事处党建办主任李勇,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道办事处一级科员麦尔哈巴 · 吾拉木(女、维吾尔族),武汉市东湖中学教师陈璐(女),武汉市公安局东湖风景区分局落雁派出所副所长刘勇, 武汉市伊斯兰教协会秘书处主任科员马文武(回族),武汉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女),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纪委书记、新疆部校长李颖,武汉体育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教练田勇(土家族) 。

李勇身处街道基层,能够准确把握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中的特点,排忧解难。他尽力而为,优先解决少数民族人士在公租房、低保户申报、子女入学、就业、重症医疗申报、各类困难补助申请等方面的诉求,当好“管家”。了解到少数民族人士熊志勇一家生活困难,一家五口蜗居在40平方米房内,老人重病难以自理的情况后,李勇热心帮助熊志勇一家成功申请到困难家庭救助。

武昌区紫阳街道办事处一级科员麦尔哈巴 · 吾拉木(女、维吾尔族):

“85后”开办双语培训班,当好新疆和湖北形象宣传员

麦尔哈巴•吾拉木是名“85后”,在本职工作之余,她负责武昌辖区全体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双语培训班,2年之中授课达125次,内容以学习普通话、认知城市建设、宣传民族政策、解说法律法规等教学内容,并实地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带领学员们在市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中获奖。

武汉市东湖中学教师陈璐:

她是孩子们的“武汉妈妈”

在学校结对子活动中,陈璐做起了新疆学生阿地力江、阿则古丽的代理家长。对孩子们因材施教,“儿子”阿地力江脾气急躁鲁莽,屡屡与同学发生冲突,陈璐同志送了一套《卡耐基成功学》,鼓励他多看书,引导他学为人处世之道;“女儿”阿则古丽温顺内向,鼓励她大胆参加活动,多结交朋友,周末带上他们多出去走动,感受武汉的风俗人情,慢慢地融入武汉生活,有了自己的朋友,亲切地喊起这位“武汉妈妈”。

她的大爱也同样延伸到了所有学生身上,高三每场大考后,为了激励学生,她自费买了智能手环、护肤套装等奖品;为了缓解大家的压力,还上网自学了大盘鸡、手抓饭等新疆风味菜,利用周末邀请孩子们到家里吃饭,看电影,制作唇膏、花皂,以至于回校探望老师的学生们都笑称,那年的高三“充满了大盘鸡的味道”。

武汉市公安局东湖风景区分局落雁派出所副所长刘勇:

每年高考亲自护考200名藏族学生

武汉市西藏中学作为湖北省唯一、全国首批内地藏族学校落户到落雁黄家大湾3号。刘勇作为负责该片区治安工作的分管所长,十分重视对武汉西藏中学的日常管理,为西藏中学师生营造出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数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学校师生办了许多实事好事。

在每年暑假、寒假等重要时段,他都会组织民警将藏族学生送上回家的火车,藏历新年期间为藏族师生送去节日的祝福。每年高考期间亲自护考,他会将200余名西藏中学高考考生安全送进考场、安全接回学校。

武汉市伊斯兰教协会秘书处主任科员马文武(回族):

撰写近10篇调研报告、百余篇材料,讲好武汉民族团结动人故事

马文武在工作中善于学习、思考,撰写了近10篇调研报告,推进政策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开展。2017年,他起草武汉市探索民族团结创建百步亭模式、武汉西藏中学“五个认同”教育等经验。近年来,他还起草全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现场会、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等各类民族工作领域交流材料100余篇,充分展示武汉市民族工作特色,讲好武汉民族团结动人故事。

武汉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女):

自掏腰包资助6名藏族学生近万元

马丹在援藏期间,看到部分藏族学生家庭生活和学习困难,经济上资助了6名学生共计近万元。她还亲自前往100多公里高原山路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加强家校交流,寻求更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她资助的高二(6)班多吉罗布和高三(5)班的罗亚卓嘎同学,从年级100多名一跃成为年级前十,不负众望取得佳绩。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纪委书记、新疆部校长李颖:

几乎8年未休,他是300多名新疆学生的“李爸爸”

自2011年承办新疆班以来,李颖一直在新疆部任教至今。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扎根学校,倾情关爱着300多名来自西北边疆的各族学生。

2012年9月10日凌晨1点,1名女生突发疾病晕倒了。接到求救信息后,李颖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并立即赶到学生身边护送去了医院。因送医及时,学生脱离了生命危险。他,在医院度过了这一年的教师节;他,在这个教师节收到了家长“爱生如子”点赞短信。每逢重大节假日,李颖一定会来到学校精心组织和安排同学们过集体生日、外出参观考察或开展社团活动。7年来,和学生们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网络拜年成为了他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固定安排。在学生眼中,他是老师更是家人,被新疆各民族学生亲切地称为“李爸爸”。

武汉体育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教练田勇(土家族):

带出多名国家级体育尖子,带动各民族体育交流

田勇一直从事一线教练员工作,多年来,向国家队培养输送了10多名摔跤人才,在国际各类赛事上争金夺银,为国家、湖北省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教练员执教中,他注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历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都热情参与,带动各民族体育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其间,为国家输送多名优秀人才,其中教练员1名,队员6名,队医2名,培养多个全国少年冠军、全国青年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全运会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为国家、为武汉赢得了多项荣誉。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武体映像

版权所有:©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中心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461号 |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