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陆游笔下宋朝最动人的情诗
谢学堂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垂垂老矣的陆游再游沈园。后来,他题笔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诗一阙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再访小园,睹物思人。”
沈园,承载着陆游和唐琬的点滴回忆,见证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可是世事的牵绊,又像一湾浅浅的河畔,陆游在这头,唐琬在那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陆游与唐琬在一次聚会上初识。一位是青年才俊,一位是窈窕淑女,二人心心相印。两年后,20岁的陆游迎娶唐琬,二人喜结连理。
新婚燕尔,夫妻二人朝夕相伴,缱倦缠绵。春日踏春游园,夏日荡舟赏荷,秋日采菊做枕,冬日踏雪寻梅,花前月下,琴瑟和鸣,恰似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可是这对陆母来说,看在眼里,焦灼在心里,担心儿子沉湎女色,不思进取功名。然而,或许陆母更在意的是,二人结婚三年,却无子嗣。最终,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唐琬,在陆母的不断的逼迫下,陆游虽万般无奈,但还是拟了一纸休书,“任其改婚,永无争执。恐后无凭,立此为据”。不久后,陆游遵照母命,迎娶了王氏。而唐婉也改嫁给了赵宋宗室赵士程为妻。
双方都各自安然度日,仿佛一切都回到了原本的发展道路上,然而命运的丝线却总会在不经意中牵绊着人生的轨迹,令人措不及防,一眼万年。
(二)
十年后(1155年),陆游与唐琬夫妇在沈园不期而遇,这年,陆游已经31岁。
陆游科举因为奸相秦桧从中作梗未能录取,心灰意冷的他便来到了沈园游玩散心,碰巧遇到了同来园中赏春的唐琬与赵士程。唐琬眼尖,先认出了远处的陆游,并告诉了现任丈夫赵士程,赵士程心领神会,颇为大度地派人向陆游送去酒菜。是的,送酒菜,是赵士程吩咐的,但送什么酒菜,却是唐琬亲自叮嘱的。
陆游接到酒肴后,先是感到很疑惑,接着又向来人问明缘由,便主动去拜会二人。一番寒暄过后,赵士程找了个借口,主动带着仆人先回去了,给唐琬和陆游留下了互诉衷肠的空间。
阔别十年,他想和她诉说当时分开的挣扎,说仕途的坎坷遭遇;她想和他倾诉别离的折磨,说生活的近况如何。千般心事,万种思虑,欲吐还休。不知不觉,思绪已然悄悄偷走时间。沈园墙上只留下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你红润细腻的手捧着装满黄縢酒的酒杯劝我饮尽一杯又一杯,园中春色弥漫,绿柳满墙。奈何东风骤起,把为数不多的欢愉和情意吹得也越来越稀薄。想起这分别几年生活的萧索,什么都别说了,心意都在酒里了……
春光还和我们曾经在一起时那样明媚,只是有人看似消瘦憔悴了很多,泪水花了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手帕全都湿透。满院的桃花飘转纷飞,池塘楼阁,散落不定。曾经的山盟海誓还在脑海里盘旋,可是锦文书信再难交付,如果当初勇敢一点,现在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据说,后来唐琬看到了题壁的《钗头凤·红酥手》,自己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如今我已嫁为人妻,你也娶了新妇,劳燕分飞,悲苦难说。哪怕我们真心相爱,又能怎么样呢?只恨造化弄人,你我有缘无分,就算不忍割舍,我也只好把这份感情深深埋在内心深处。
谁曾想,沈园一别,竟成了两人最后一面。就在这一年,唐琬郁郁而终,而正要走马上任大理寺的陆游在得知唐琬病逝的消息后突然转回绍兴,走向沈园……
(三)
“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这是陆游追寻梦想的豪迈宣言。
后来,他远离家乡,奔走在抗金报国的路上,朝堂容不下他,他就去前线。他体会过边关生活的艰苦,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体会过无限接近梦想的狂喜,四川是他离“灭胡”最近的地方,也是他距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即便到了晚年,他仍会为当年的边关生活感到自豪和骄傲,“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不怕小人的诽谤与妒忌,他曾自比梅花,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心如故”自述心志。可是,他也会失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心老沧州”。他怕自己看不到南宋收复失地、举国欢庆的那天,临终前反复告诫自己的孩子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英雄垂暮,壮志未已。陆游把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爱国事业上,然而面对一腔爱国热血与满腹平戎策却无法收拾破碎山河的残酷现实,又夹杂着当年与唐琬明明真心相爱却未能一生相守的无可奈何,唯一能给他慰藉的,或许就只有沈园了,至于心中的苦楚,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四)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晚年时,陆游每到春天定要去沈园凭吊唐琬,即便垂垂老矣,不能亲自去沈园时,梦到的,还是沈园。
63岁时,陆游去采菊缝制枕囊,不由得又想起了二十岁时和两人采菊做菊花枕囊的往事,他写道“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世事消磨,唯有菊香依旧。
68岁时,陆游再去沈园,看到当年写《钗头凤》的那面墙还在,只是字迹已经模糊,墙也破了半壁,他写道“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往事茫茫,早已不堪回首,现在他说,他只希望能够专心向佛,消除妄念。他骗得了别人,却骗不过沈园,更骗不了自己的心。
75岁时,陆游再游沈园,写下了千古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四十四年前,唐琬恰似惊鸿仙子,飘然降临在春波之上;四十四年后,惊鸿不在,只留下一位老人在斜阳下孤单的身影;四十四年来,别梦依稀,沈园不不知见证了多少春去秋来。
81岁时,又一年的春天,陆游病倒了,只能梦游沈园。这一次,没有唐琬,只有梅花,曾经的心上人早已变成了地下的尘土,当年的题壁也快要被尘土掩盖住了,时间啊,你怎么过去的这么快呢?
82岁,他又去了——还是那面题壁的墙,只有他轻轻拂去颓墙上落满的灰尘。偌大的沈园,当游人都走了,只有他还没有走出去。一位已经融入黄泉泥销骨,与世长辞,另一位也已经人间沧桑雪满头,步履蹒跚。
84岁的陆游自感大限将至,强撑病体再次来到沈园,回到家后写了最后一首怀念唐琬的诗,“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一次,是他与沈园最后的告别。
次年,公元1210年,陆游与世长辞,终年85岁。而沈园,它却一直矗立在那里。
(五)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沈园,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见证了一位热血男儿从而立之年到白发苍苍的一生。如果没有唐陆两人的爱情故事,或许沈园也不过只是一座普通的园林,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渐被风雨侵蚀掉肌骨,最终消失不见。
也正是因为沈园,才让无数人知道了《钗头凤》,知道了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即便穿越千年,时至今日,仍会让天下无数有情人为之动容。任凭斗转星移,事变沧桑,陆游记着她;功业未建,燕然未勒,陆游记着她;贬迁赋闲,颠沛流离,陆游记着她。陆游在沈园守望了一辈子,唐琬在沈园怀念了一辈子,一辈子太长,长到无数个日日夜夜,走也根本走不完,一辈子又太短,短到还没来得及紧紧抓住你的手,与你偕老共白头。
沈园,陆游在这里守着唐琬,园里的池鱼草木和过往的路人看着题词,十年,百年,千年……时过境迁,他们的情话至今还悄悄说着人间。